您的位置:首页 >头条> 正文

让美丽与富裕相携

来源:金陵热线 时间:2021-07-18 12:26 阅读量:6236   

观察地理格局,西藏自治区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中华水塔”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孕育出沃野千里、璀璨文明;祁连山是阶梯分界线,更是天然的固体水库,其冰雪消融,滋养黄河、青海湖,哺育戈壁绿洲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在全国生态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看我国经济版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依然不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西北地区落后于西南地区的程度更是有加大的趋势。

当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样须臾不能松劲,对我国西部地区来说,“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要求就越来越紧迫。不能认为西部地区环境容量大就“大干快上”,也不能因噎废食放松必要的发展。正确的思路应该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坚持保护优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针对不同区域和资源特点,采取保护、治理、利用等不同措施,根据不同区域水土资源承载能力,采用适应当地条件的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要坚持绿色发展,立足特有资源禀赋,找准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尤其要根据产业关联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与本地区原有产业对接的项目,弥补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综合评估承接项目的相关要素,避免落后产能、“两高一低”企业和项目“乔装打扮”混入其中。

保护是基础,发展是目标,贯穿其中的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改革创新,构建多元化、市场化补偿机制,打通生态产品变现路径,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态保护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人们收入的来源渠道,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惟其如此,才能让美丽与富裕相携,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牛 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