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解决快递行业塑料包装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
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通知》指出,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促进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投放和回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回收方式更加丰富有效,调拨运营网络基本健全
中国快递进入千亿件时代
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消息称,根据实时监测数据,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标志着我国邮政快递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指出,首先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农产品销售额,制造业产值和跨境电商销售额再创新高8家快递企业成功上市,形成3家年业务量超100亿件,收入规模超1000亿元的品牌快递集团
其次是民生属性持续巩固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快递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服务网络加速向村一级延伸,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年新增就业保持在20万人以上
第三是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与行业结合更加紧密,小黄人,无人机,智能仓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服务功能多元化,寄递服务快捷化,内部作业自动化和生产组织信息化行业陆海空综合运输体系更加健全,高铁快递稳定运行,专用货机从71架增加到126架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不断深入,快递电子运单,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
快递业务激增的同时,我国的包装垃圾产量也在同步激增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经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90%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快递行业塑料包装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快递绿色包装应用,回收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均需要与社会回收体系有机衔接此外,还需考虑地域发展不均的现状比如中西部地区快递企业生存压力较大,在绿色转型投入期,需要财政等资金支持
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通知》明确试点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试点主体以寄递企业为主体,发挥寄递企业在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纽带作用,联合上下游相关方共同开展试点寄递企业可以单独申报,也可以联合电商企业,可循环包装企业等相关方共同申报试点范围以企业到个人消费者以及个人消费者之间的邮件快件规模化应用可循环包装为主,优先选择品类适宜且业务量较大的快递路线或城市开展
《通知》明确,提升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绿色设计和标准化水平试点企业结合相关应用场景和商品种类,设计,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试点企业系统梳理寄递业务结构和流量流向,联合上游企业和可循环包装企业,多场景,多路径,多品类探索培育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模式联合电商企业和可循环包装企业,探索个人消费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场景和模式,推动协议电商用户引导消费者选用可循环快递包装联合电商企业,连锁商超,推动在生鲜配送,散货物流等场景中推广应用可循环可折叠快递包装,可循环配送箱,可复用冷藏式快递箱,减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
《通知》提出,发挥电商平台可循环包装推广应用作用电商平台企业通过转发名录等方式,引导平台内企业积极使用经过绿色认证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与试点寄递企业建立相关信息对接机制,针对试点线路或试点区域的消费者,在订单生成页面提示消费者选择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明示可循环快递包装价格,使用规则,回收方式等事项
试点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和其他寄递企业,探索建立行业共享共用的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充分运用现有邮政网点,快递网点,快递柜,驿站等资源,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和回收设施联合电商企业,可循环包装企业,商业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等,合作设立快递共配终端,可循环快递包装协议回收点
试点企业丰富可循环快递包装末端回收方式,鼓励第三方企业,快递员参与回收,推动智能快件箱增设包装回收功能。
试点企业统筹当地分拨中心,仓储场地等现有资源,联合可循环包装企业,电商企业合理谋划建设可循环快递包装清洗,调拨场地,确保试点范围内可循环快递包装高效循环流转使用。
推荐阅读
什么情况
。在白石快递中转中心,记者看到了具有芯片识别和路线追踪功能的可回收包,用于网点发货,配送和中转,网点派单的全环节。与传统一次性编织袋相比,该袋可重复使用40次以上,有效减少耗材,从源头上减少快递包装垃圾的产生。茅台重上2000元!果链茅逼近历史高点,赛道股上演涨停潮
。。独家!规范承揽项目报价行为,加强定价配售过程管理,公司债承销规范再次修订
。微博在港上市开盘破发!月活用户5.73亿,超75%属于Z世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